5年前,上饶县委、县政府提出“上海的浦东、上饶的城西”发展口号和战略取向,吹响了全面服务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融入中心城区的冲锋号。5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上饶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倾力建设“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和全省工业经济强县”,上饶县城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城西”向“西城”的华丽转身。如今,一个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开明开放、宜居宜业宜游的“上饶西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本报从今日起,将连续推出“昨日城西,今日西城”——上饶县赶超发展系列报道,展现上饶县的发展轨迹。
“句里春风正剪裁,溪山一片画图开。”800年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途经上饶县黄沙道留下的千古佳句,生动地描绘了这里的如画美景。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发扬,近年来,上饶县坚持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统筹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全力打造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赋予了西城“画图”新的诗情画意: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曲径通幽的信江河风光带水清林秀,绿意盎然;充满人文气息的惟义公园百花堆景,满园生机;旭日公园树影婆娑,游人如织……十大市民公园的全新亮相使县城处处城景交融。
工业经济高歌猛进。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7亿元,总量和增幅全市第一;二产比重70.1%,比2005年提高20.3个百分点;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36户,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一组组攀升的数据见证了上饶县大踏步的跨越式发展。
文明之花香飘万家。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一项项荣誉印证着上饶县华美的转身。
上饶县,正以崭新的姿态步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业强县是根本,这是全体上饶县人的共识。为此,自2009年以来,该县吹响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集结号,以大项目为抓手推进经济增质提速。“十一五”期间,该县共引进十大新兴产业项目78个,其中有色金属加工23个、光伏太阳能产业14个、机械制造产业25个、医药化工产业16个,累计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71.2亿元,引进境外资金1.9亿美元。这些落地生根、不断发展壮大的项目为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增添了底气。
全力打造茶亭工业园,为工业发展开辟新的摇篮和土壤。该县引导全县5000万元以上项目向茶亭园区集中,着力引进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光伏能源、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四业”。目前,江钨集团镍冶炼项目、浙江鼎丰实业、常熟远东科技等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已签约入园,投资6亿元的新金叶项目正式投产。园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和龙头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不断增强跨越发展的活力。2010年上饶县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达16452家,各类创业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激活。通过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形式,引入风险投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攀高结贵”“引联挂靠”,推动中小企业梯次发展。锦裕实业有限公司从一家金属加工小厂,成长为主营收入过10亿元的规模企业,只用了10年时间。
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紧迫感与历史责任感。上饶县严格实行“一线工作法、倒逼工作法、排位调度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积极开展“大联系大台账大帮带”、“解百企忧、办千件事、暖万人心”等活动,进一步加快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0年全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61家,年纳税过百万元工业企业66家,全县工业企业上缴税收4.4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50.6%。
昨日城西,今日西城。在全力建设“全省工业经济强县”的同时,该县奏响建设“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最强音,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该县全面融入中心城区建设,以中心城区标准建设西城,致力构建绿色西城、低碳西城、文明西城。5年来,该县财政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2亿元,有力推动了城市功能、基础设施、产业、资源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先后完成了凤凰西大道、春江大道、滨江西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建设与改造,实现了县城与中心城区的全面融入。香港名城、名星广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手笔拉开城市框架,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樱花公园、惟义公园、槠溪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项目,更使西城彰显宜居宜业魅力。
依托工业化所积累起来的公共财政力量,上饶县还积极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的项目和政策。该县坚持实施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助学等“八大为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民生资金3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3%以上。近3年来,实施的160件实事件件暖民心:扶贫开发惠及14万群众;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免费,2.5万城乡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65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完成经适房和廉租房面积47500平方米500套,对2176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新建;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的夙愿正在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