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中国房地产贷款风险仍可控。”这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发表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出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银行到底是“真无惧”还是“假不怕”?
房地产信贷或将再度收紧
近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根据房价压力测试,即使在最极端的房价下跌40%的情况下,银行业风险仍然可控。中金表示,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业的贷款不良率也只有1%。从监管层的表述来看,说明政府对房价大幅下跌是乐观的,因为房地产目前在国民经济以及银行业贷款的比重占比不是特别高。记者了解到,截至2011年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包括土地储备贷款、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9.8%,远小于欧美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刘明康的观点传达了房地产信贷资金将再度收紧的意愿。事实上,最近银行确有陆续上调房贷利率的行为。记者从成都银行金沙支行了解到,该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仍然维持在基准利率,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则最低上浮了10%。“在全国房贷利率上调已成必然之势的情况下,成都银行也已经开始在考虑上调利率,但是具体时间和幅度等仍待确定。” 该行个贷人员告诉记者。
而交通银行成都武侯支行的工作人员介绍:“每个支行的房贷利率上浮情况都不尽相同,不管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房贷利率都是10%-30%不等。交行的利率上浮没有固定的限制,具体的额度根据贷款申请人的要求来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多家商业银行已经调高房贷利率下限,上浮的幅度在5%与10%之间,建设银行更是明确了申请首套房贷的利率上浮5%。
楼市拐点尚未确立
从房价下跌10%、20%到30%、再到40%,监管层步步加码了房贷压力测试。这是一场表面上关乎中国地产泡沫有多深的行动,但实际结果或将助力宏观决策明朗化:如果银行在层层加码的压力面前轻松过关,房地产宏调调控政策或将更加决绝。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刘明康的发言意味着房价大幅下跌的楼市拐点真正来临。”该人士表示,面临釜底抽薪的资金压力,开发商只有降价一条路可走。因为,银行无惧房价下跌,调控将使房价回归理性。
关于房价下跌拐点来临的说法有如“狼来了”,听多了让人不以为然。
银联信分析师曾立帅告诉记者:“房价是否下跌的关键,要看四要素是否同时具备。”曾立帅表示,如果商业银行普遍调高贷款利率、影子银行得到有效的监管和制约、保障房的进一步完善和开发商手中没有余粮几个情况同时具备,即可断定房价将面临真正的下跌。“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普遍调高贷款利率,保障房制度也在进一步完善。影子银行目前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监管机构却尚未真正将其纳入监管,而开发商手中的余粮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别让百姓承担后果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占gdp的6.6%和25%的投资,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达到60个。一些资深的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充满了泡沫,但谁也不敢吹破它。中国经济必须在这种泡沫危险中寻找平衡。通俗地说,房价不能降,也不会降因为一旦房价下跌,不仅开发商赚不了钱,还不上银行贷款,还会像美国一样出现次贷危机。不过,刘明康数次指出,中国银行体系房地产信贷资产占比相对较低。与许多欧美银行房地产及相关资产占比动辄占半壁江山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即使下跌40%,中国房地产贷款风险仍可控。
孰是孰非尚无法定论,专家和官员的数据都真实的放在眼前,但纵观历史:美国高房价的最后结局是崩盘,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也是崩盘……房地产价格过高,无疑是一个“社会公害”,但这时候,银监会公布“房价下跌40%银行业仍风险可控”,那么投鼠忌器的宏调政策或将更加决绝,如果真的大刀阔斧地调控房价让其下跌40%,不能让此前获利阶层把其丰厚的所得吐出来,而只能使全社会承担其后果。这其中诸多可能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都考虑周全了?